新聞動態

首 頁 > 新聞動態 > 公司動態

中國風電產業:困境與創新

發表時間:2022-08-03 16:25:50 作者:


風能作為低碳經濟發展中清潔的可再生能源,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風電技術日益成熟,應用規模越來越大。發展以風電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已成為世界各國應對未來能源安全和氣候變化壓力的長期策略。我國可開發的風能潛力巨大,陸上加海上的總量約為7-12億千瓦,風電將成為我國未來能源結構中重要組成部分。大量風電機組的並網發電,成為我國完成節能減排目標、加快能源結構調整的重要力量。當前風電成為能源領域增長最快的行業。我國風電總裝機容量排在美國、德國、西班牙之後居世界第四位。但總體來看,我國風電產業總體競爭力仍然較弱,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風電產業鏈不夠完善,產能過剩技術缺失。國內風電裝機容量在連續幾年實現翻番增長後,在今年迎來了由迅猛增長向平穩增長的過渡,當前以及未來幾年國內風電裝機容量放緩的趨勢基本上已成定局。一是產業發展無長遠規劃。我國風電產業市場無序競爭和盲目發展狀況嚴重,產業佈局、技術創新及設備製造都缺乏統一規劃安排。目前國內陸上風力資源非常豐富的地區基本上都已經建設了風電場,而海上風電場和陸上低風速風電場由於技術條件的限制,現階段還未迎來大規模開發期。二是由於風電場設計、建設、運行和調度管理薄弱。缺少國家研發機構、公共測試平臺以及標準、檢測、認證體系和對國內產業的保護。三是國內風電產業之前過分重視速度規模的發展路徑是不可持續的,在國內風電裝機容量達到世界第一以後,控制風電產業的發展節奏、促使風電產業向品質效益型轉變是必然的選擇。

  二、缺乏完善的定價稅收政策,制約了產業發展積極性。儘管目前國家扶持可再生能源的三類政策已經出臺試行,但是具體到風力發電,仍沒有制定風電稅種。風力發電只用大自然賜予的風能,沒有燃料和其他原材料進項稅抵扣,而稅務部門比照火電按17%的稅率徵收風電增值稅,在事實上增加了風電成本,不僅沒有扶持和鼓勵風力發電,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風電的發展,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缺憾。

  三、電網建設滯後,造成風電輸出難。由於風能資源遠離負荷中心,因此在風電發展規劃中電網要求超前建設,以利於風電接入。如果電網建設跟不上,發了電也輸不出來。我國陸上可開發風能資源的90%集中分佈在電網薄弱地區或遠離電網的內蒙、甘肅、新疆一帶,容納風電能力很小。由於沒有把風電納入電網規劃,按照目前情況,即使200萬千瓦風電裝機並網都有困難,更談不上大規模發展風電。對於風電裝機容量領先全國的內蒙古而言,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幸福的煩惱。以內蒙古風電為例,在中國部分地區因電煤緊張而出現拉閘限電的時候,內蒙古自治區卻因電力外送通道不暢有430萬千瓦的風電機組在晚間停轉。儘管在白天用電高峰期,內蒙古電網可全部消納這些風電機組,但在夜晚用電低谷時期,由於要確保火電供熱機組的運行,不得不讓風機棄風停轉。這相當於內蒙古龐大的風電場有320萬千瓦的風電機組不能出力,比例占到80%。而夜間,正是草原上風力最大、最穩定的黃金發電時刻。發出的電卻不能完全上網,網受限制影響了風電企業的盈利。

  四、缺乏國內風機設計標準,風電發電效率低下。我國風電發電效率遠遠低於國際平均水準。資料顯示,我國風電機組的平均利用率在20%左右,而國際平均水準在25%30%之間。其重要原因是我國風電設備特別是風機的品質不穩定,同時,由於我國設計風機的標準多是按照歐洲標準來設計的,有時難以適應國內的特殊環境。

  在加快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需要在借鑒國外以往工業文明進程的經驗,但要結合我國特色,形成符合我國國情的一種新型工業化的方式。在引進國外的先進迴圈經濟節能、減排技術的同時,更要注重開發適合我國國情的風電技術和設備。要完成自主創新,實現我國風電產業的跨越式發展,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一、建立我國風電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技術創新體系的建立是創新型企業發展的基礎,創新型企業必須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但自主知識品牌的獲得和持續創新能力的增強,除了主要依靠企業的自身努力外,還需要國家給予重點的扶持和引導。因此,在條件較好的風電整機企業和零部件企業可以進行試點,對其研發機構、研發人員、研發專案、專利申請、產品品牌和能力建設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和量化指標。在建立風電產業創新體系的過程中,要注意加強產、學、研的聯合,通過整合資源、聯合創新、合理安排市場份額和知識產權的情況下,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風電產業技術創新體系,使風電企業、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二、制定我國風能發展技術路線圖。制定風能發展技術路線圖是世界上風能發展先進國家的一個成功經驗,在我國風電產業發展中也應該根據世界風能技術發展趨勢和我國基本國情,制定我國發展風電的技術路線圖。其中應該包含我國風能技術發展方向、技術發展目標,技術發展途徑以及相應的保障措施。另外,針對風能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的需要,在技術發展路線圖中還應對我國風電產業的關鍵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問題進行剖析,為我國科學制定風電發展規劃和專案提供科學依據。

  三、建設我國風電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是產業能力建設的重要方面,對促進風電企業技術創新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風電產業的技術標準、技術資訊、技術資料、設備儀器、技術諮詢和技術培訓等,可以由風電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包括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的聯合,共同對我國風能資源進行整合,實現資源分享,使具有資金、市場和理念優勢的風電企業與具有人才、科研和開發優勢的院所結成產學研聯合體,逐步實現我國風能資源的有效利用,並在此基礎上成立風能研發中心、檢測中心、認證中心、資訊中心和培訓中心。通過建立完善的風機標準、檢測、認證體系,使得所有風機必須通過我國認證機構的認證和檢測,才能進入我國市場銷售,這樣既保證了風機品質,又能夠促進風機技術積累。

  四、兩步走解決風電輸出瓶頸。第一步,儘快建設西部電網向東輸電第二通道串補工程,逐步將西部電網向國家電網外送電。第二步,國家像支持風電發電企業一樣支持風電通道建設,建設幾條西部向華北、向華東地區的輸電線路,以滿足風電的上網和輸送需求。

  總之,在低碳經濟時代,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風電業可以解決我國能源供應、二氧化碳排放等問題。風電產業附加值較高,產業鏈條長,資源消耗較少,對經濟和就業的拉動作用顯著,因此,風電產業的創新發展值得關注和深思。

  (作者單位為工業和資訊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